• 代表作品
  • 介       绍
    陈凯歌,195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,祖籍福建长乐,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,中国内地导演、监制、制片人、演员。1984年,陈凯歌执导电影《黄土地》,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。1987年,凭借剧情片《孩子王》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。1993年,执导的影片《霸王别姬》成为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。2002年,凭借剧情片《和你在一起》获得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。2005年,执导的史诗片《无极》提名第63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。2010年,执导古装片《赵氏孤儿》,获得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。2013年,担任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。2015年,执导剧情片《道士下山》。2016年,执导剧情片《妖猫传》。2020年,凭借《我和我的祖国》获第11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9年度表彰大会年度导演提名。同年10月导演、监制抗美援朝电影《长津湖》。2024年,导演剧情片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,陈凯歌凭借该片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。
    陈凯歌,1952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,祖籍福建长乐,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,中国内地导演、监制、制片人、演员。1984年,陈凯歌执导电影《黄土地》,获得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。1987年,凭借剧情片《孩子王》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。1993年,执导的影片《霸王别姬》成为首部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电影。2002年,凭借剧情片《和你在一起》获得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。2005年,执导的史诗片《无极》提名第63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。2010年,执导古装片《赵氏孤儿》,获得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。2013年,担任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团主席。2015年,执导剧情片《道士下山》。2016年,执导剧情片《妖猫传》。2020年,凭借《我和我的祖国》获第11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9年度表彰大会年度导演提名。同年10月导演、监制抗美援朝电影《长津湖》。2024年,导演剧情片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,陈凯歌凭借该片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。

星路历程

  • 2024
    4月12日,参加2023-2024年度中国电影大数据暨电影频道M榜荣誉之夜获评年度导演。4月26日,参加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。6月,正式受聘担任第十届“文荣奖”评委会主席。9月22日,被授予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“卧虎藏龙东西方交流贡献荣誉” 。9月30日,执导的电影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上映。10月,担任第十届文荣奖评委会主席。
  • 2023

    5月23日,凭借电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《长津湖》分别获得第18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和第1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奖。10月,执导的影片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上映。

  • 2022

    2月,由陈凯歌担任监制及导演的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上映。7月,任2022海浪电影周艺委会主席。11月,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提名。

  • 2021

    执导电影《长津湖》,《长津湖》是与徐克联合监制、联合导演的抗美援朝电影。截至10月7日14时34分,电影《长津湖》票房达32.42亿元,助陈凯歌导演票房破80亿元。

  • 2019

获奖信息

展开

人物评价

  • 陈凯歌的电影创作具有哲理性以及开拓性的特点。他的电影充满了思辨色彩,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了象征或隐喻,展示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的延续性和变革性。他对民族生存方式的思索已经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上,这也使得其作品对现实的审视跃入较高的哲理层次。因此,陈凯歌更像一个哲人,他的电影是优美和崇高兼优的艺术精品。此外,陈凯歌还对电影语言的开拓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心。在他的第一部作品《黄土地》中,他把黄土作为主体,占据了一块银幕的四分之三以上,而人被寄放在画框的边缘,被压缩的极其渺小。这是中国电影冲破理论框架,把重心放到表现力上的一个重要转折。(张丽辉评)[1][1]

  • 陈凯歌是一个承载了中国电影文化特质的极富个性的导演,读书的嗜好带给他丰富的学识,不断的思考让他的思想变得宏大深邃,特殊时期的特殊经历强化了他对社会和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。他的电影虽然晦涩难懂,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。他的电影大多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,有着极高的文化品格。(张英评)[2][2]

    ...详情
CopyRight © 2022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官方网站| 京ICP证1009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