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背景
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,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奉党中央命令,告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,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115、120和129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,挺进抗日前线,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。2005年,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,因此八一电影制片厂投入四千万元人民币将此段故事改编,拍成了《太行山上》。[1][1]
影片拍摄
影片为了营造千军万马的战争全景,动用了100多吨炸药、近2万个炸点、8000余支枪械、800余辆战车、50余架次直升机、10万部队官兵,还加上航拍等手法的运用。为了增强影片战火纷飞的质感,影片又拍了1800个、平均每4秒一个的镜头数量,动用了200多人的动画设计队伍、制作了140多个数码科技制作的场景,还大量运用的运动镜头、肩扛摄影。[2][2]
摄影细节
关于光线,剧组选择注重情绪用光和性格用光,注重环境和人物的立体造型,模拟生活的自然光效,追求光线的单一效果,尽量排除假定性光源,同时强调光线的节奏感和距离感。[3][3]